創業公司一般成立時間短,發展速度較快;在一個不確定性的市場奮斗,很多項目不見得看清楚變現模式;公司未實現真正的盈利或者短期盈利能力較弱,風險系數較大;產品和市場上升空間大;并且一直在探索可規?;蚩蓴U展性的模式OR改造和提升傳統效能的模式。
1、認識企業
“企”這個字還是蠻有意思的,上面一個“人”,下面一個“止”,一個企業沒人就變成“止業”。做好企業,你必須要洞察人心,了解人性,滿足人欲,才能獲得人心。
我想表達的一個重要觀點:人是非常核心和重要的部分。
2、企業有運轉的3個支柱
老板要懂人性、人欲和人心。
需要產品和服務,支撐業務模式的運轉。知道我賣什么東西給客戶,從而產生利潤和價值,從而更好的往前走。員工各司其職,需要非常清晰的組織結構,一定的機制和流程,運營效率正常。使命、遠景、價值觀聚合了一批人,進來不能散在那里,這些人需要被組織,會有組織結構,需要評價,為了在評價的過程中有績效評估和晉升發展。人才有三種需求:被組織、評價;被激勵:(被認可尊重、分紅機制、股權激勵機制);被培養:所有的一切各盡其才去幫助他們去各取所需。
3、CEO應該掌握的關于組織、團隊、人
4、業務目標、執行團隊
業務目標:會分解到各個部分,最小化的閉環,業務策略和戰術(市場、產品、銷售、人事、運營),通過溝通執行和監督機制進行上傳下達;
執行團隊人員招聘培訓、人員發展績效評估、管理規范和流程、團隊文化建設、獎勵和激勵政策、數據分析與系統。
5、招聘工作五部曲
招聘是最核心的一塊。一個人才需求的背后一定是一個管理問題的產生,存在一定的痛點,你是否了解清楚?你希望招的人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?我們會幫助CEO梳理崗位的需求。
● 分析崗位需求
任何一個招聘需求的背后是一個管理問題的產生。管理問題一定是一定管理痛點,希望解決什么問題,往上走和往下走應該怎樣配合,這個人應該是個怎樣的狀態和能力解決這些問題。
很多時候CEO沒有想清楚,HR需要和CEO一起梳理用人背后的問題?;跇I務目標和組織現狀招人,不求一步到位。
● 企業人物畫像
需要他承擔什么職責,解決什么問題、 需要怎樣的能力結構,性格特征,特殊要求、 這樣的人會在哪個領域或哪種類型公司出現、 是不是匹配文化特點能很好的契合匹配等, 一見鐘情的人很容會死得很快,想清楚用什么樣的條件來招聘他,畫像不清楚也很容易招錯人。
● 廣開招聘渠道
招聘渠道很多:線上、線下、朋友、投資人、同事同學、社交網絡、獵頭,需要一定的匹配和篩選。
● 人才匹配篩選
面試做精準判斷前提:需要不錯的面試,甚至好幾輪面試,面試需要系統和有一定的積累,一般有內部 團隊面試和背景調查。有些核心高管的錄用,建議先從項目合作開始,看配合程度、融入程度、專業度和業務理解力,也是可以深度調查匹配人才的推薦方法。
● 融入和磨合調整
入職只是開始,高管歡迎、溝通機制的建立、甚至需要重新梳理團隊的責、權、利等,重點CEO不逃避沖突,需要很好的溝通機制,需要開放的去處理和面對。
6、培訓培養
一般創業公司不太重視,培訓不需要有完善的體系,只需要新人培訓和管理人員培養上下點功夫。
新人培訓一定要做,集中的價值觀和文化、產品、服務、團隊等各個層面了解,從中建立對公司、團隊、自己的信心。
新人培訓的核心內容參考:文化和制度40%,產品30%,技能類20%,目的是完成三個信心(對公司的、對產品和服務的信息、對自己的信心)的建立。
7、評估評價體系
創業公司到底用不用績效,到底用KPI還是OKR, 評估很復雜在初期不合適。 核心有幾點:業務目標是什么,然后圍繞目標過程如何分拆,考核設定目標指標、過程指標、價值觀評估就可以了。關鍵動作是什么,關鍵動作的結果是什么,簡單有效就行。最簡單的至少,管理層兩周做一次review就夠了,需要花時間和核心員工聊天。
8、管理機制與規范
再小的公司還是需要有的。
1)公司高壓線(基于價值觀的)、內部管理流程、外部服務流程;
2)員工薪酬獎金激勵機制(標準在哪里)、員工晉升發展機(百人以上的公司需要)、股權激勵機制。